宋太宗是围棋高手 常摆死活棋势考验朝臣

  唐代吟咏围棋的诗歌多不胜数,流传至今的围棋用具,也极显那个时代的繁华。到了宋代,棋子多使用陶瓷,已经不像唐代那样只在材质上显尊贵。洛阳一带所出的围棋子更是五花八门,造型多样。

  洛阳围棋博物馆里收藏的一枚唐代玛瑙围棋子,晶莹剔透,毫无杂尘,恰如荷叶上一团静立的水珠;还有数枚琉璃棋子,历经千年仍散发着耀眼的宝石蓝色,极显尊贵。最为特殊的是一些用贝壳制作的棋子,温润如玉,使用过的贝壳上还有切割后留下的圆洞。

  这些棋具都是从洛阳民间收集而来,曾为古都大户人家甚至宫廷中所用无疑。

宋太宗

网络配图

  “宫棋布局不依经,黑白分明子数停。巡拾玉沙天汉晓,犹残织女两三星。”似乎也只有它们,能跟唐代颍川诗人王建绝美的《夜看美人宫棋》匹配。

  到了宋代,棋子多使用陶瓷,已经不像唐代那样只在材质上显尊贵。洛阳一带所出的围棋子更是五花八门,造型多样。

  宋人把工夫都花在了给棋子刻字印花上,刻花的有花叶纹、八角纹、飞鸟纹、人物纹等,刻字有“舍”“德”“醉仙”“重”“其”“记”“天下太平”等,还有模仿钱币造型的“开元通宝”。即使是刻着相同的字,也有不同的造型,说明在商业发达的宋代,棋具可能已经有了专门的作坊和品牌。

  不过,最吸引我的不是这些规规整整、已有些流水线产品味道的货色,而是几枚并不算精良的瓷质棋子。它们的表面上印着矛尖花,涂有清釉,与通常棋子无异,但翻过来看,凹下去的底部竟还留着清晰的指纹——一千年前制棋工匠的指纹!

  应该是做胎时,拇指指肚顶捏胎土留下的,细小纹路之间夹杂着一千年的灰尘,却丝毫没有让人觉得它们有这么久的生命。那新鲜模样,就如同工匠用泥手刚刚做好,丢在地上,随即被我们捡起。